波中两国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波兰传教士卜弥格(Michał Boym)的东方之旅,而在华的波兰语言研究和教学则可追溯到上世纪下半叶。1950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波中两国建交的次年,中国政府开始向波兰派遣奖学金生,他们在波兰进行各个领域的学习研究。当时前往波兰的第一批学生共有七名,其中就包括中国波兰语界权威之一的萧惠敏,他于1950年开始在华沙大学语言学院学习波兰语。
1954年回国后,年仅26岁的萧惠敏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任波兰语讲师,当时与其合作授课的还有来自波兰的讲师莱舍科·崔日克(Leszek Cyrzyk)。在北京进行波兰语学习的第一批学生共有20人。在这些学生中包括后来他成为了波兰语教研室负责人程继忠教授,他长年关注着教研室工作的发展。之后的很多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都是全中国唯一的波兰语言中心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进行波兰语言学习与研究的中国学生,其中包括亚当·密茨凯维奇的《先人祭》三部曲的中文译者易丽君教授。当时1976年出版的中文译本是文化大革命之后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外国文学译本。这本书不仅标志着易丽君教授翻译生涯的开端,也激起了全中国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热潮。
在60多年的波兰语教学历史长河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系培养出了数百名毕业生,其中不乏有外交官、机构官员、专家和商务人士。
截至前些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依旧是中国唯一一所将波兰语列为特定院系的大学。随着波兰和中国之间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对波兰语和中文两种语言专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2009年在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成立了第二个波兰语教学点,而哈尔滨市的历史其实与波兰移民的命运有着密切联系,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第三处波兰语教学点在广东省广州市成立。目前,在全中国有多达15所高校为学生提供波兰语专业,另外有5所院校将波兰语作为学生的选修课。
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和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对在华的波兰语研究给予着长期支持,我们参加这些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为院校老师和学生提供波兰语书籍和相关教科书,同时还为学生们举办翻译工作坊,为波兰语教师举办教学工作坊旨在不断提高波兰语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这些波兰语教师在中国为一代代的学生传授着波兰语,这门世界上严谨且极具难度的语言。
波兰语在华教学名录
(所在城市与设立时间)
-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 1954年)
-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2010年)
- 东北大学(辽宁省沈阳市 / 2013年)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广州市 / 2014年)
- 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 / 2014年)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市 / 2015年)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省宁波市 / 2016年)
-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 / 2017年)
-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西安市 / 2017年)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 2017年)
- 四川大学(四川省成都市 / 2017年)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 2017年)
- 长春大学(吉林省长春市 / 2018年)
-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 2018年)
-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 2019年)
-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市 / 2019年)
-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省长春市 / 2019年)
-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省杭州市 / 2019年)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省绍兴市 /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