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人的民族是幸运的,

在艰难的岁月里不会默然前行。

(选自《致诗人塔德乌什·鲁热维奇》)

书法家

吉狄马加,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其诗歌已被翻译成近四十种文字,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出版了近百种版本的翻译诗文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主要作品:诗集《初恋的歌》、《鹰翅与太阳》、《身份》、《火焰与词语》、《我,雪豹……》、《从雪豹到马雅可夫斯基》、《献给妈妈的二十首十四行诗》、《吉狄马加的诗》、《大河》(多语种长诗)等。

曾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郭沫若文学奖荣誉奖、庄重文文学奖、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柔刚诗歌荣誉奖、国际华人诗人笔会中国诗魂奖、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奖、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卓越诗歌奖、布加勒斯特城市诗歌奖、波兰雅尼茨基文学奖、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波兰塔德乌什·米钦斯基表现主义凤凰奖、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奖章、瓜亚基尔国际诗歌奖、委内瑞拉“弗朗西斯科·米兰达”一级勋章。

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凉山西昌邛海国际诗歌周以及成都国际诗歌周。

 

诗人:

 

切斯瓦夫·米沃什 – 诗人,散文家,随笔作家,翻译。波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8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许多其他著名文学奖项的获得者,其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外语。获美国和波兰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是立陶宛与克拉科夫市的荣誉公民。1911年6月30日生于立陶宛塞特伊涅,2004年8月14日于克拉科夫与世长辞。

 

米沃什出生于立陶宛内韦日斯河畔的塞特伊涅小镇。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童年时期曾到过西伯利亚,于1914年到1918年生活在俄罗斯。曾就读于维尔诺(波兰语:Wilno,今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斯特凡·巴托里大学(Uniwersytet Stefana Batorego)(今维尔纽斯大学)学习法律。在校期间加入校内波兰学者听众圈(Koło Polonistów Słuchaczy USB)的原创作品组(Sekcja Twórczości Oryginalnej)和流浪人学术俱乐部(Akademicki Klub Włóczęgów)。1930年以发表在校刊《维尔纽斯母校》(Alma Mater Vilnensis)(第九册)上的题为《作曲》(Kompozycja)、《旅程》(Podróź)的两首诗初登文坛。1931 年,联合创办《扎格利》(Żagary)杂志,关注维尔纽斯的青年大灾变论者群体。1933年是米沃什书籍出版的元年:《冰封的日子》(Poemat o czasie zastygłym),他因此书获得了维尔纽斯波兰职业作家协会授予的菲洛曼奖(Nagroda im. Filomatów)。1934-35年在国家文化基金会奖学金的资助下前往巴黎,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远房表亲奥斯卡·米沃什(Oskar Miłosz),其作品给初来乍到,年轻的米沃什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36年,他出版了第二部诗集《三个冬天》(Trzy zimy)。 这本诗集题材属大灾变论,得到了广泛的反响——当时最重要的评论家都关注到了这本书:斯特凡·纳皮尔斯基(Stefan Napierski)、路德维克·弗莱德(Ludwik Fryde)、康斯坦提·特罗钦斯基(Konstanty Troczyński)、伊格纳西·菲克(Ignacy Fik)。

1937年米沃什搬到华沙,开始在波兰广播电台工作。二战爆发后先后辗转罗马尼亚,随后到了维尔纽斯,直到苏联红军接管了立陶宛,他才回到华沙。德军占领期间,他在大学图书馆从事校工工作,秘密参与地下文化活动。华沙起义失败后,米沃什来到戈尔西采(Goszyce),居住在安娜和耶日·图罗维奇(Anna Turowicz, Jerzy Turowicz)的家中,然后移居克拉科夫。他曾经在月刊《创作》(Twórczość)编辑部任职。1945年,他发表了战前和占领期间写作的诗集《拯救》(Ocalenie),这部作品是二十世纪波兰诗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卡齐米日·维卡(Kazimierz Wyka)这样评价米沃什:

他远远超越诗坛中的同龄人和对手。他面临不仅属于他这一代人的艰难(…),还有诗作的艰辛,创造那些纵使岁月流逝,也不会消逝的诗歌。

1948年米沃什在刊物《创作》和《道德论》(Traktat moralny)上发表文章。

从1945年底开始,他跻身外交领域,最初就职于波兰驻纽约领事馆,随后担任波兰人民共和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文化参赞和波兰共和国驻巴黎大使馆一秘。1950年圣诞节期间,他来到华沙,在费尽千辛万苦后,终于拿到了自己的护照。他回到巴黎,向法国官方申请政治庇护。他与文学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居住在巴黎近郊的迈松拉菲特(Maisons-Laffitte),这里也是学院的总部。1951年起,他在月刊《文化》(Kultura)上发表文学作品、专栏文章以及译作。在《文化》的图书馆里他的其他书籍陆续发表:1953年著名随笔集《被禁锢的头脑》(Zniewolony umysł)、诗集《白昼之光》(Światło dzienne)与小说《攫权》(Zdobycie władzy);1955年小说《伊斯河谷》(Dolina Issy),1957年小说《诗论》(Traktat poetycka)。1957年政治解冻期间,米沃什的诗也在报刊上发表,受到评论家的青睐。在那之后,多年来他的作品只在地下市场发行。

1958年,发表《故乡欧洲》(Rodzinna Europa)。1960年应加利福尼亚和印第安纳大学的邀请前往美国。他在伯克利永久定居,在那里他获得了加州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的教授职位。这份工作使他能在美国宣传波兰文化。除了他自己的书(《波庇尔王及其他的诗》(Król Popiel i inne wiersze),《蝎子中的人》(Człowiek wśród skorpionów),《着魔的古乔》(Gucio zaczarowany)),他于 1965 年出版了波兰战后诗歌的英文选集《战后波兰诗歌》(英语:Postwar Polish Poetry)。米沃什作为波兰本土诗歌的译者与传播者,其中包括兹比格涅夫·赫贝特(Zbigniew Herbert)的诗歌,其功劳卓著,难以衡量。

1973年,出版了米沃什英文诗集《诗选》(英语:Selected Poems),从此他不再仅以散文家和翻译家的身份而为美国读者熟知,而且更以诗人的身份出现。次年,他出版了《日出和日落之处》(Gdzie wschodzi słońce i kędy zapada)一书。 1977 年,出版了 《乌尔罗地》(Ziemia Ulro)和《我的时代》(Mój wiek),这是米沃什与亚历山大·瓦特(Aleksander Wat)的对话记录。

1974年米沃什获得波兰笔会(Polski PEN Club)翻译领域杰出成就奖,1976年古根海姆奖学金,1977年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名誉博士学位,1978年获得诺伊施塔特国际文学奖和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发的相当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的伯克利引文奖(Berkeley Citation)。1980 年切斯瓦夫·米沃什获得诺贝尔奖。世界的认可使他的书能在祖国波兰出版。

1981年,米沃什访问波兰,获得卢布林天主教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81-82 学年,他在哈佛做了一系列关于当代诗歌的讲座。

1989年,他再次来到波兰。从那以后,他越来越频繁地拜访这个国家,克拉科夫成为他仅次于伯克利的第二故乡。 他与《综合周刊》(Tygodnik Powszechny)、《选举报》(Gazeta Wyborcza)、《文学笔记》(Zeszyty Literackie)和《共和国报》(Rzeczpospolita)的下属刊物《加减》(Plus Minus)合作。 他笔耕不辍,坚持写作,直到生命的尽头,近年来出版了新的诗集:《它》(To)(2000年)、《第二空间》(Druga przestrzeń)(2002年)、《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Orfeusz i Eurydyka)(2002年)。

米沃什于 2004 年 8 月 14 日在克拉科夫逝世。他被安葬在斯卡乌卡波兰功臣墓穴(Krypta Zasłużonych na Skałce)。

米沃什七十载创作生涯中留下的丰厚诗歌遗产不能用几句话简单概括。这是关于感官和智慧的诗歌、关于道德伦理和综合历史的诗歌、既是形而上学的诗歌,同时也与作者的人生履历息息相关。米沃什感兴趣的领域由三首重要的诗歌标题恰如其分地定义:《道德论》、《诗论》和《神学论》(Traktat teologiczny)。其文体的多样性源于对“更广阔的形式”和对“反映现实”的不懈追求。1980 年,文学家扬·布沃斯基 (Jan Błoński) 这样描述这位诗人:

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诺贝尔奖不仅仅是一个对其才能的嘉奖。这也是对他坚韧品格与忠于内心的奖励,正是内心的声音引导他走出历史的陷阱与个人经历的纠缠。米沃什的句子清晰明了,但诗歌却是深沉的,富含深刻哲理的。如果我把他的诗比作乐器,那只会是管风琴。管风琴能模仿所有的声音,但仍然是管风琴。它们构建起一个音乐整体,仿佛米沃什的作品构成了一个诗意的宇宙,在其中讽刺与和谐、浪漫的灵感和知识的严谨神奇地共存,既能使用数十种方言,也有一眼就能领略其意的句子,风格极尽简练干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寥寥几笔描绘整个世界。

米沃什的译作包括:《荒原》(The Waste Land)T.S. 艾略特(T.S. Eliot)、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的著作和部分圣经(《诗篇》(Księga Psalmów)、《约伯记》(Księga Hioba)、《雅歌》(Pieśń nad pieśniami)、《五书卷》(Księga pięciu megilot)、《马可福音》(Ewangelia według Marka)和《启示录》(Apokalipsa))。

自2000 年,在标志出版社(Wydawnictwo „Znak”)和文学出版社(Wydawnictwo Literackie)的联合倡议下,米沃什的《作品集》(Dzieła zebranych)随后出版多卷。

 

„切斯瓦夫·米沃什” Culture.pl, https://culture.pl/pl/tworca/czeslaw-milosz  30.06.2021

刘俊杰  译,(27.06.2021)

 

 

在中国出版的米沃什作品:

书名

作家

出版社

出版年份

Cztery wiersze

《诗四首》

(Miłosz, Czeslaw) 著
(1911~2004)
契斯拉弗·米洛舒
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米沃什

陈士龙
(Chen Shilong) 译

Czasopismo Literatura zagraniczna
《外国文学》nr 2

1981

Zbiór poezji

《米沃什诗辑》

(Miłosz, Czeslaw) 著
(1911~2004)
契斯拉弗·米洛舒
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米沃什

王永年等
(Wang Yongnian i inni) 译

Czasopismo Literatura zagraniczna
《外国文学》nr 1

1981

Wybór poezji

《切·米沃什诗选》

(Miłosz, Czeslaw) 著
(1911~2004)
契斯拉弗·米洛舒
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米沃什

王永年等
(Wang Yongnian i inni) 译

Czasopismo Literatura zagraniczna
《外国文学》nr 4

1981

Czesław Miłosz, wiersze

《波兰诗人切·米沃什诗抄》

(Miłosz, Czeslaw) 著
(1911~2004)
契斯拉弗·米洛舒
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米沃什

韩逸
(Han Yi) 译

Czasopismo Literatura zagraniczna
《外国文学》nr 1

1981

Zbiór wierszy Czesława Miłosza

《切·米沃什诗选》

(Miłosz, Czeslaw) 著
(1911~2004)
契斯拉弗·米洛舒
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米沃什

张曙光
(Zhāng shǔguāng) 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Wydawnictwo Edukacyjne Hebei, Shijiazhuang

2002

Abecadło Miłosza

《米洛斯字母》

(Miłosz, Czeslaw) 著
(1911~2004)
契斯拉弗•米洛舒
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米沃什

Tłumaczone z j. angielskiego

(Xi Chuan, Bei Ta) 译

出版社:文化生活译丛
Wydawnictwo Życie kulturalne

2004

Wybór utworów literackich z Europy Wschodniej
《东欧选择作品》

(Mickiewicz, Adam; Konopnicka, Maria; Dąbrowska, Maria; Prus, Bolesław; Iwaszkiewicz, Jarosław; Miłosz, Czesław)

林洪亮
(Lin Hongliang)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Wydawnictwo Przekładów Literatury Pięknej w Szanghaju

2005

Zbiór wierszy Czesława Miłosza
《米洛舒诗选》 

(Miłosz, Czeslaw) 著
(1911~2004)
契斯拉弗·米洛舒
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米沃什

杜国清
(Du Guoqing) 译

台北: 远景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Wydawnictwo Widok, Tajpej

2007

Czesław Miłosz
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

Canran Huang
黄灿然 (译)

Świadectwo poezji. Sześć wykładów o dotkliwości naszego wieku (2004)

 《诗的见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1

Umysł zniewolony

《被禁锢的头脑》

Czesław Miłosz
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

Wu Lan
乌兰
Yi Lijun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3